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
☆广西首批开设本专业的本科高校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层次B+,排名名次13
☆在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位列A档专业,排名全国第4
一、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航天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能运用多学科知识、信息化资源和现代工具等专业知识解决新能源汽车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在本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一线工程师或具有与之相当的职业成就。
主干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自动控制原理、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试验学、电动汽车电驱动与控制技术、电动汽车设计等课程。
主要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试验学、电动汽车电驱动与控制技术等专业实验、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操作实训、电子装配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电动汽车拆装实习、动力电池综合设计、电动汽车综合设计、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汽车类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产品检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在车辆管理、车辆检测、车辆运营、职业技术院校等行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开发、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工作。
二、师资队伍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包括1名广西壮族自治区模范教师。教师队伍中,有1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此外,"双师双能"型教师有5人,占教师总数的45.5%。
三、专业实验室
学院汽车实验与实训教学中心使用面积为54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2445万余元,800元以上的设备1143台套,生均设备值1.8万余元。其中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使用面积1000余平米,1000元以上设备526台套,设备总值1516.78万元。拥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站,可开展高级汽车维修工、高级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技师的培训鉴定工作。
专业主要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振动实验室、发动机性能实验室、汽车结构设计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汽车电子技术实验室、汽车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汽车机械基础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车辆性能综合检测线。
主要实验设备:动力电池检测系统、锂电池教学展示台架、锂电池BMS管理系统实训台、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台架、新能源汽车教学平台系统、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检测教学平台、电动汽车车身电器检测教学平台、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台架、汽车电子与汽车CAN总线网络实验开发系统、汽车电工电子实验箱、汽车电子开发试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实验开发平台、嵌入式汽车综合实验平台、无人车高精地图构建设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等。

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无人车高精地图构建设备

汽车电子开发试验系统 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实训台

智能车辆系统实验开发平台 新能源汽车教学系统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 学生进行职业资格鉴定
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十分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三三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三结合”(办学结合地方需求,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资源,学校培养结合企业培养)、“三紧跟”(专业方向设置紧跟地方政府产业规划、课程设置紧跟企业生产过程,教学设计紧跟岗位能力)、“六共同”(校企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校企共同培养师资和企业技术人才、校企共同研发技术项目,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学院积极探索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目前,与广西玉柴动力、东风柳汽、广西申龙、上海万象、国轩高科等18家汽车企业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建校外协同育人基地,共同承担本专业学生生产参观实习、汽车服务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在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实习 学生在上海万象汽车公司实习

学生在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实习 学生在柳州方盛车桥公司实习
学生在玉柴机器股份公司实习 学生在玉柴机器工程实验中心实习

学生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实习 学生在东风神宇车辆公司实习
五、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学院建立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中心,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组建有“航V”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车队、“智航”大学生智能车车队等创新团队。其中,“航V”车队每年参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在燃油方程式和电动方程式赛事中表现突出,学生通过整车设计、制造、测试和动态竞赛等环节,全面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而“智航”智能车车队则专注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在无人驾驶、节能控制和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屡获佳绩,每年在国内及国际比赛获奖十余项。学院每年举办汽车文化节,通过赛事经验分享、技术成果展示和校际交流活动,形成以赛促学、赛练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023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全国总亚军 参加韩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比赛现场

车队学生加工制造赛车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研学活动 学生外出参加比赛
2021“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2022“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耐久赛性能奖第一名 八字环绕奖第二名 动态排名赛第二名 高速避障奖第三名

2023 “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获“全国总亚军”

2024“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获“全国一等奖”

大学生创新团队——智能车车队 智能车调试

智能汽车竞赛现场 智能车队队员合影

2018赛季智能车华南赛区三等奖 2019赛季智能车西部赛区优胜奖

2020赛季智能车华南赛区三等奖 2021赛季智能车华南赛区三等奖